Foto
31八月

學員 Colin 的旅程

在高中的時候,我開始熱衷於NBA,喜歡看Curry打球,總希望有一天能去美國看現場比賽。

在2015年夏天,Curry拿到生涯第一個總冠軍,我非常的興奮,也在記者的訪問之下分享了許多練習到奪冠的心路歷程,難過的是-我一句都聽不懂。同樣的事情在幾個月之後又發生了-Apple的產品發表會。


於是我才終於意識到,台灣的英文教育真的有問題(遲鈍),從國小到高中學了12年的英文(差不多討厭了10年),結果真的在需要英文的時候派不上用場,如果哪天真的有機會見到Curry,那…我要當啞巴嗎?我選擇不要。於是高中畢業後,開始google各大補習班、語言學校、到處打聽上課心得,結果還是什麼都沒找到…但在一年前,一次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藍月-一間住在咖啡廳裡的語言學校,於是開始了一趟神奇的旅程。

第一次進到藍月時,就好像陶淵明通過小徑看到了桃花源一樣驚奇 “Wow !” 怎麼每個人都說著英文,接著又看到兩個長的台灣人樣的小孩說說笑笑的…也是用英文。好,我當時真的是嚇傻了,一樣是台灣人,一樣在台灣生活,他怎麼辦到的?應該說「藍月」怎麼辦到的?


還記得在藍月的第一堂”chat session”,是一堂50分鐘的聊天課程,兩個人面對面用英文聊天,我才坐下五分鐘就傻了,對方講了十句我大概只聽得懂一兩句,也不知道怎麼回答,讓我覺得壓力超大,就嗯嗯阿阿靠著簡單的單字,沒有文法可言的句子度過了第一個小時。原來就是程度的差距啊…對方年紀也跟我差不多啊,頂多也就20出頭,怎麼辦到的?一問之下,他沒出國遊學過,就在藍月十個月。”What ? Are you kidding me?“ ”Really!” 他回答。


後來陸陸續續上了”Encounter”,一堂2小時,可以扎扎實實學到新東西的課程,會有句型文法閱讀寫作之類的;還有”Orientation”,目的是讓你練習在”Encounter”學到的東西。而這兩個課程都是按照程度分級來上課,也讓我壓力值稍稍下降了一點,但一開始還是都很不敢開口,因為感覺講一句錯一句很丟臉,不過老師同學都一直鼓勵開口講,因為講錯了,才知道你哪裡不會嘛…好像也有一點道理,啊如果聽不懂,一樣,就勇敢的說”I don’t understand.”總會有人解釋給你聽。


後來一個禮拜就固定幾天,在學校下課後造訪藍月,一天不多不少就三個小時,從7點上到10點,不斷的練習,不斷的犯錯,就這樣持續了半年左右,當然有時候會覺得錯到很絕望…

但,又是但,就在寒假的時候,我得到了一個參加禮拜四晚上”Jam Session”課程的機會,你一定想問「那是什麼?」,那是一堂由學生來主持的簡報課程(然後會有其他的學員跟老師當你的觀眾、在結束後給你意見),我才突然被自己嚇到,不斷地問自己我可以嗎?我可以嗎?我要自己一個人在十幾個人面前用英文撐場4、50分鐘?在經過三個禮拜的準備與練習 “Yes, I did it.” 雖然上台時全身冒汗,還是有文法錯誤,講話會發抖…等等,但我真的好滿足,放眼看半年前的我,絕對不可能做到。


到了現在,也一年了,陸陸續續又做了5、6次的簡報也更有自信了,感覺到的改變也更多了,反正進到藍月就講英文嘛,又沒什麼,下課時間當然就玩個皇室戰爭(加上此起彼落的”Shit”),聊聊NBA,時不時再聊個八卦,一切都變得自然,再平常不過了。

而高中時期熱衷的NBA不知不覺就成了我學英文最大的動力,每次想放棄時,就想想如果哪天可以見到Curry,我要當啞巴嗎?下次再熬夜看WWDC還是只能看圖片,然後等人家的中文翻譯嗎?只要問自己這兩個問題,我就乖乖地丟掉放棄的念頭。


總結呢,我覺得加入藍月應該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,在一年當中把以前學的東西瞬間轉為可以溝通的工具,現在聽得懂蘋果的WWDC了,也聽得懂NBA球員賽後訪問了,還記得在一場作客雷霆的比賽,Curry在最後一節平手剩下7秒的時候運球過半場,球評嘴巴都快掉下來的說”They do have time out ! Decide not to use it ! Curry…bang…”當然球也進了,Curry成功逆轉比賽,我當下也起了雞皮疙瘩,一個原因是因為球進了,在過半場三步的位置出手,另一個原因是,哇賽我聽懂那葛老外在講什麼了,有點太興奮離題,還有最驚訝的是,我竟然誤入歧途開始看書,第一次覺得外文書這麽好看這麼吸引人(推薦Made to Stick超好看),也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,讓我發現我還有好多要學,真的覺得這一年的時間花得值得了。

Avatar
3wadmin
三角